4月15日下午,由合作交流中心与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从‘文化守护’到‘教育赋能’——西安半坡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跨界实践”主题讲座在知仁楼1103报告厅成功举办。此次讲座以“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为契机,聚焦博物馆教育与高校教学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路径,邀请到西安半坡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副研究馆员王颖娟主讲,合作交流中心负责人柴潇然、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及旅游管理2023、2024级全体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管理学院副院长鱼亚洲主持。
王颖娟首先介绍了西安半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以及在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方面的工作,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展示了博物馆在普及史前文化、强化公众文化认同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她特别提到了现代科技在博物馆讲解中的应用与创新,例如通过红外线感应实现讲解内容的自动触发,让观众在行进中自然获得沉浸式的解说体验,显著提升了展览的互动性与教育效果。
接着,王颖娟展示了多个与高校合作的典型案例,如博物馆与高校联合开展文创产品设计比赛、文化志愿讲解实践等。她指出,高校与博物馆的跨界协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路径,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再创造能力。

讲座尾声,鱼亚洲进行总结发言。他强调,推动文化资源与高校教育深度融合,是拓宽教学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抓手。未来,学校将深化与西安半坡博物馆的合作,聚焦旅游管理、文化创意等专业领域,在研学课程开发、学生实践平台搭建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打造 “文化 + 教育” 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为人才培养探索新路径。
此次讲座紧扣 “文化守护” 与 “教育赋能” 双主线,以科技与教育的多元视角为切入点,既拓宽了师生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认知边界,也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跨学科资源整合、创新育人模式提供了新思路,为推动文化教育深度融合注入新动能。
文/合作交流中心 图/党委宣传部